9月15日卢伟冰雷军接力发博中国股票配资网平台,称小米手机将跳过数字16,直接发布小米17系列,并表示新机将“全面对标iPhone,正面迎战”。
消息一出,网友有夸有骂。B站最显眼的那几个视频封面几乎是对着小米17贴脸开大,截图如下,谁赞同,谁反对?
那么问题来了,小米17对标iPhone 17,真就这么拿不上台面吗?
君不知,小米进击高端化,喊出“对标iPhone”已经足足五年了。你可以说它还没完全做到,但仅因跳过代系16改叫小米17就嘲讽小米,我觉得实在有失偏颇。
别忘了,当年苹果推出刘海屏的iPhone X,几乎所有厂商都在跟风模仿。华为、荣耀、小米、vivo、OPPO、一加……前脸抄刘海,后摄抄模组,全员“果味”弥漫,没有一家能够免俗。
进击的中华有为,无疾而终的乐视,已死的锤子科技,历史上各家发布会都有对标iPhone机型的骚操作。你说小米借势营销鄙陋,哪一家又不是紧跟苹果,生怕离苹果不够近呢?
无论是外观“致敬”苹果,还是跟苹果比性能影像或续航,都是手机厂商常见的营销手段;大家都在蹭苹果,在却单单让小米来承担骂名?某些网友的言论也太双标了。
我之前说过,手机作为电子快消品,一定会在两个方向持续发力:一是“抢风头”,也就是通过营销手段争夺用户的关注度,二是“凹实力”,也就是夯实产品力,努力做到技术革新和功能创新,提升手机的核心竞争力。前者是表面功夫,后者是核心技术,二者相辅相成、缺一不可。
想要突破苹果的高阶技术垄断难度不小,但进取道路从来不是只有一条。日本汽车工业靠模仿欧美起家,最终青出于蓝;三星也是从逆向工程走向自主创新,最终登顶半导体领域。安卓机向iPhone看齐,才有了如今成熟的全面屏+人脸识别+多摄影像+系统生态;而高刷屏、快充等方面,则是形成了安卓手机的局部超越。鸿蒙开疆破土固然重要,但“安卓思维”也无可厚非——学习顶流、逐步缩小差距,是国产手机厂商崛起的必经之路。
从这个角度看,小米一边学习苹果的软硬一体化和用户体验细节,一边加速布局自研芯片、影像系统和生态链协同,不作简单的复制粘贴,努力构建自己的技术护城河,完善自己的产品周期和竞争姿态,是一家敢于瞄准顶峰、并在学习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的企业,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。
而小米17系列对标iPhone 17,既符合企业高端化战略,也将推动整个手机行业的良性竞争。作为消费者,我选择冷静关注、严格鞭策,既肯定小米的进取心,也监督其产品力。至于小米17能否真正对抗iPhone,那就等正式发布、拿到真机,再做讨论吧。
我是笔点酷玩中国股票配资网平台,希望本期内容对你有所启发。我们下期再见。
股票正规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